关闭
1[.单选题]某城市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A.绝 对地租
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答案]B
[解析]级差地租Ⅰ是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土地(包括肥沃程度不同和离市场远近不同)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同,其超额利润部分称为级差地租Ⅰ。题中,相同的店铺投到不同的地段上月租金不同,前者多交的2万元就属于级差地租Ⅰ。绝 对地租产生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从而形成不论土地质量好坏、位置优劣,都要绝 对地付出地租,不能无偿使用。级差地租Ⅱ是指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部分。
2[.单选题]甲地耕种前原土地肥力评定为5级,收获后评定为6级,则该耕地的土地肥力更新系数为()。
A.1.1
B.1.2
C.1.4
D.1.8
[答案]B
[解析]由题意,该耕地的土地肥力的更新系数=收获后土地肥力评级/耕种前原土地肥力评级=6/5=1.2。
3[.单选题]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等于1时,表明该项自然资源()。
A.只能维持原状
B.进入优化阶段
C.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D.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答案]A
[解析]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用于考查可再生资源在每个生产周期中资源的更新状况:①当本指标等于1时,表明该项自然资源只能维持原状;②当本指标大于1时,表明该项自然资源进入优化阶段,农业生态系统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③当本指标小于1时,表明该项自然资源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资源状态已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生态关系已失去平衡。
4[.单选题]()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与利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A.农业生态系统
B.工业系统
C.自然生态系统
D.林业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农业生态系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与利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经济是从再生产方面,反映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活动,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核算。
5[.单选题]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其投入量就是消耗量
B.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其投入量就是消耗量
C.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其投入量就是占用量
D.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率是专门用于对企业与农户进行考核的指标
[答案]A
[解析]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其投入量就是消耗量;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其投入量就是占用量。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率的单位为产量(产值)/亩、产量(产值)/米3等。该指标不仅用于对企业与农户的考核,还可以用于地区间的分析对比。
6[.单选题]有甲、乙两块耕地,甲地为30亩,2014年粮食产量共计24000公斤;乙地为25亩,2014年粮食产量共计25000公斤。则甲、乙两块地的土地生产率分别为()公斤/亩。
A.600;800
B.800;1000
C.800;1200
D.1200;1200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甲地的土地生产率=24000/30=800(公斤/亩);乙地的土地生产率=25000/25=1000(公斤/亩)。
7[.单选题]关于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的公式,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A.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有用成果/自然资源投入量
B.农业自然资源投入量=资源再生量/资源消耗量
C.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生产率×资源更新系数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生产率×资源更新系数
D.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生产率×资源再生量/资源消耗量
[答案]B
[解析]B项,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资源再生量/资源消耗量。
8[.单选题]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中,不仅包括社会生产率,而且包括()。
A.个体生产率
B.私人生产率
C.环境生产率
D.自然生产率
[答案]D
[解析]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力,农业生产要不断由自然力来支持,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因此,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中不仅有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还有由劳动自然资源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
9[.单选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自然生产率带来的级差收入属于()利润。
A.非超额
B.经济
C.超额
D.非经济
[答案]C
[解析]当农业资源的自然力不同时,如土壤肥力等级不同,投入等量劳动会产生不同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不等量的产品。其差额部分就是两者自然力的差异所造成的产品差额。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是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即单位产品中凝结的价值量不同,而都按统一的市场价格实现时,就产生了级差收入。这种级差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一种超额利润,它产生的基础就是农业资源具有不同的自然力。
10[.单选题]农业劳动自然生产率具有地域分布型和()。
A.时间分布型
B.数量分布型
C.质量分布型
D.空间分布型
[答案]A
[解析]农业劳动自然生产率的类型有:①地域分布型。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使同种农作物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②时间分布型。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时间分异规律,使同种农作物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11[.单选题]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是依赖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力,但是()对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A.科学技术
B.人口规模
C.经济实力
D.政策制度
[答案]A
[解析]自然条件是指决定劳动自然生产率的自然资源因素,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应用程度为主导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是依赖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力,但是科学技术对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12[.单选题]农业多功能性来源于()。
A.自然资源的地域性
B.劳动力资源的能动性
C.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
D.农业资源的系统性
[答案]C
[解析]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的多效用性,它使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农业多功能性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的大小来衡量。
13[.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的是()。
A.农用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技术
C.农业生产过程
D.农副产品
[答案]B
[解析]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包括:①农用自然资源。农用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光、热、水、地形、地貌、生物等资源;②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旅游、科普价值,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一种文化,保持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③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既能满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健康需要,又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社会和政治作用显而易见。
14[.单选题]按照农业多功能性,“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表明农业具有()功能。
A.经济
B.生态
C.文化
D.政治
[答案]D
[解析]农业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常言道,“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充分说明了粮食、农业在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
15[.单选题]“人增—耕进—林退—生态恶化”这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体现农业功能的()。
A.正功能
B.负功能
C.显功能
D.潜功能
[答案]B
[解析]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默顿认为,功能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之分。正功能是指构成功能的各要素合理组合,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产生良性循环所表现出来的功能;负功能则是由于某一个或几个要素遭到损坏,导致要素之间不协调,产生恶性循环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如“人增—耕进—林退—生态恶化”等。显功能是指人们能够认识到的或者能够期待的、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结果,如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等;潜功能是指未认识到的或者未期待的、没有明显表现出来的功能,如农业文化对人类观念的影响等。
16[.单选题]农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功能的最大作用特点就是公共性,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特征是()。
A.外部性
B.内部性
C.专用性
D.普惠性
[答案]A
[解析]农业产业本身发展具有巨大潜在价值,但更主要的是发挥对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基础支撑作用。农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功能的最大作用特点就是公共性,对全社会产生作用,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因此,外部性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特征,内部性和专用性功能只是农业总功能的小部分。
17[.单选题]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
B.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至城市
C.地膜的覆盖
D.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B
[解析]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物以低浓度、大范围缓慢地在土壤圈内运动或从土壤圈向水圈扩散,致使土壤、含水层、湖泊、河流、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遭到污染的现象,来源主要有:①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②地膜的覆盖;③农业废弃物的排放;④畜禽粪便的处理。
18[.单选题]凡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都是农业生产的()条件。
A.环境
B.气候
C.自然
D.天然
[答案]C
[解析]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够被农业生产利用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凡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都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9[.单选题]农业自然资源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严格的层次性、立体性和有序性;在运行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的特性体现了农业自然资源的()。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可再生性
D.多用性
[答案]A
[解析]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在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运行,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②农业自然资源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缺一不可和不能相互取代的。由此可知,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有着严格的整体性,即在其结构上具有严格的层次性、立体性和有序性,在其运行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20[.单选题]改良土壤可以不断提升土地功能,说明土地资源具有()特点。
A.数量的有限性
B.可再生性
C.位置的固定性
D.价值的变化性
[答案]D
[解析]土地资源具有价值变化性的特点。土地是自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其价值也随着承载的人类活动的改变而变化。例如,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人工控制区域气候等各项劳动都使土地功能不断提高,价值量不断增加。
2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常用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是()。
A.人工年
B.人工周
C.人工日
D.人工时
[答案]B
[解析]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是指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率,通常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或产值来表示,或者用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活劳动时间通常采用“人工年”“人工日”或“人工时”等。
22[.单选题]劳动效率指标是()。
A.在一般情况下,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B.与最终劳动成果相联系的重要指标
C.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值
D.在一定时间、一定质量条件下完成的作业量的大小
[答案]D
[解析]劳动效率指标表示在一定时间、一定质量条件要求下完成的作业量的多少。如平均每“人工日”或“人工时”的作业量。提高劳动效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效率与最终劳动成果没有关联,它只是一个辅助性指标。
23[.单选题]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率越高则单位产品价值越高
B.生产率越高则单位产品价值越低
C.生产率越高则劳动者价值越高
D.生产率越高则劳动者价值越低
[答案]B
[解析]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以较少的时间生产更多的农产品,降低单位农产品中的劳动消耗,生产率越高则单位产品价值越低。
24[.单选题]我国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办法是()。
A.必须降低劳动力利用率,保证充分就业
B.实行劳动集约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剩余劳动力转移
D.提高农业生产率
[答案]C
[解析]要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主要措施有:①要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质量;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25[.单选题]根据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规模测算,我国最 佳的人口负荷量是()亿。
A.5
B.7
C.10
D.15
[答案]B
[解析]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与本国的生存条件及生产条件相适应,即要有一个适度的人口。根据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规模测算,最 佳的负荷量是7亿人口。
2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形成级差地租的一个自然物质条件是()。
A.地理位置不同
B.商品经济的存在
C.农业生产集约经营的水平和效果不同
D.土地经营垄断
[答案]A
[解析]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有自然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物质条件有:①土地肥沃程度不同;②地理位置(距市场远近)不同。社会经济条件有:①商品经济的存在;②农业生产集约经营的水平和效果不同;③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垄断。
27[.单选题]()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土地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同。
A.级差地租Ⅱ
B.级差地租Ⅰ
Copyright C www.longjian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龙匠教育 京ICP备2021037938号-1